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活动图片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鸡病都是养出来的,99%的养鸡人却不懂

    信息发布者:李大友
    2019-08-31 16:27:06   转载

    1. 种(垂直传播疾病、体质和母源抗体高低)

    2. 料(全面的营养保证鸡的健康生长)

    3. 环境(天然屏障,水质及隔离带、饲养坏境)

    4. 管理(人唯一能决定能控制的)

    5. 防疫(高抗体滴度保证烈性疾病的发生,防疫也是质量的保障)

    6. 市场(我们决定不了的因素)

    鸡病都是养出来的,99%的养鸡人却不懂

    1. 鸡雏端入鸡舍后:第一步先把鸡雏按比例分配到各排鸡网上,查清鸡雏数量后,将鸡雏倒到鸡网上,将鸡盒撤出鸡舍。第二步待鸡散开将事先准备好的小饮水器灌入2%的葡萄糖水(5%解毒,10%高渗)饮用,防止因运输等应激因素加重鸡雏的脱水而引起的死亡。

    2. 开水最好饮用到5~7日龄,但因条件不同,最少饮用3日龄,开水转变成凉水时会出现一天时间的水便或稀便(正常反应),过渡水时必须困水或预温两天。

    3. 保证饮水器数量,一般50只鸡用一个与鸡龄相适应的饮水器。

    4. 对不能饮水的雏鸡要进行人工诱饮。

    5.饮水多少与采食量和舍温有关。

    1. 饮水时水温要求在25-28℃ 不能低于1 8℃ 或高于30℃ ,高于30℃ 会使肠绒毛膜变短影响药物吸收和容易引起肠炎和肠毒综合症发生!

    2. 不可用烧开的水掺入凉水给予饮用,这样会导致鸡雏腹泻,排带有气泡的黄色饲料便

    3. 水的温度(1周龄后)

    水温 饮水量

    低于 5 ℃ 水温太冷,饮水量减少

    18-21 ℃ 理想

    高于 30 ℃ 太高, 鸡喝水较少

    高于44 ℃ 鸡拒绝喝水

    A. 开食可在开水后3-4小时开食,最适宜。开食的时间不宜过早,因为过早胃肠黏膜还很脆弱,易引起消化不良早发肠炎过料后期采食慢。另外,还影响卵黄吸收,开食也不宜过晚,过晚会使雏鸡体内残留的卵黄消耗过多,使之虚弱而影响发育。

    B. 在最初一天,将小米或碎玉米蒸煮半分熟撒在雏鸡饲料上,可减少雏鸡糊肛,防止痛风,用量为每只鸡3克左右。

    C. 注意:一定要坚持开水后再开食。

    D. 检查:从前到后随意摸50只鸡,嗉囊多少都有食.

    鸡病都是养出来的,99%的养鸡人却不懂

    1. 育雏时,温度关系着肉仔鸡的自体抵抗力和成活率.雏鸡出壳后体温是39-41℃.前两周自身调节体温机能非常差,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.(主翼羽的差别)

    2. 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雏鸡饮水、采食及生长都会有影响,容易导致脱水,羽毛生长不良,患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.

    3. 正确的温度:一定要均衡

    1-3天 3 3-3 5℃

    4-7天 30-32℃

    4. 七天以后可由30度每三天降低1度直到6周后维持18—21℃ 。

    5. 温度高低可同湿度挂钩,湿度够70%舍温可降低2-3度;

    6. 入雏后,育雏温度第一周温度超过37℃并持续3小时以上,可引起了雏鸡终生性呼吸系统损伤; 高温育雏与低温育雏的优缺点:

    优点:是鸡前期长的快成活率高,缺点是鸡后期抗病能力差(不提倡)

    弊端:高温对卵黄的吸收造成很大的影响,卵黄吸收不良。

    原因:温度过高导致卵黄分解过快,但不能完全吸收,大量的蛋白质对肾脏造成负担过重,出现肾肿、死鸡现象。

    优点:是鸡后期抗病能力强成活率低,缺点是体重偏小料肉比偏高。(不提倡)

    弊端:卵黄不能很好地吸收。(大肚子鸡)

    原因:低温导致蛋白不能正常分解

    后期死亡鸡只卵黄吸收不良,弱雏多。

    育雏温度管理不是标准化鸡舍,盯温度很难,稍有温差很正常,但要尽量控制温差以3度内为宜.

    1. 无论春、夏、秋、冬,肉鸡在育雏期对环境条件的需求都是一样的。

    舒适的育雏环境=4+1

    育雏期间必须考虑的四种温度

    空气温度:31-33℃

    网面温度:28-30℃

    饮水温度:25-28℃

    体感温度:风速小于0.15米/秒,不能直接吹到雏鸡的身上

    四种育雏温度的重要性排序

    饮水温度>网面温度>空气温度>体感温度

    相对湿度:60-70%

    2. 雏鸡舍的预温

    夏季至少提前24小时预温

    春、秋季至少提前48小时预温

    冬季至少提前72小时预温(墙体温度达不到)

    3. 入雏后温度管理:

    A.看鸡施温(看鸡调炉子)

    B.准备精确的温湿度计

    C.看鸡调炉子,主要是看鸡群是否聚堆,结合温度测量

    D.温度合适时,贼风、外界噪音、光照不均匀也会引起聚堆.

    1. 良好的温度控制、适当的通风和必要的消毒是减少疾病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,温度是基础,以防鸡感冒.

    2. 切忌鸡舍温度不能靠减少通风或不通风来解决.

    3. 在寒冷季节,严防贼风直接吹鸡,被风向进风增氧,避免过堂风

    4. 标本兼治(三分治,七分养)与用药配合,好比人感冒先穿衣保暖再吃药

    5. 世界上没有近路,不走弯路,就是近路.对养鸡来讲,管理好才是技巧,才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.

    6. 细节决定成败﹗

    肉鸡对湿度的要求:

    1. 第一周:65-70%为宜,其中入舍第1-2天应保持在70%,第二---八周以50---65%为宜.

    前期育雏湿度应偏大,如果太干燥,尤其头三天,湿度小,毛干,鸡咳和甩鼻,很难治疗.(腺胃炎、呼吸道粘膜龟裂)

    2. 湿度的标准以我们的面部感觉到潮热而不是热烤的感觉.

    3. 参考干湿度表.

    4. 冬季中后期湿度过大,可能是由于通风不好和鸡粪清理不及时引起,温度稍低就成了又冷又潮.易发生球虫和腹水等疾病。

    控制湿度的措施:

    1. 预湿 和预温同样重要,预温时同时地面用水浇透,用水比例是每平方米吃透1-2斤水,入雏后垫网铺底继续浇水直到垫网撤掉,为雏鸡营造一个湿暖的育雏环境.

    2. 还可炉子上坐水盆、过道洒水及用湿帘散湿。

    3. 入雏后,按湿度计加调整,以空中喷温水(40-50℃)补充或通风调节

    4. 但4周以后,如果通风不好,清粪不及时,舍内湿度最高可达到80%以上.

    要采取加热通风和及时清理鸡粪;并加强引水器管理,防止洒水.

    1-2周,30-50只/㎡;3-4周,15—20只/㎡;

    5-6周,12-17只/㎡;6周以后,7-11只/㎡。

    密度大的危害:

    1. 鸡群吃不到料,发育不整齐;

    2. 呼吸道疾病多;

    3. 大肠杆菌细菌性发病率高;

    4. 易发啄癖。

    扩群原则:

    适时扩群:

    1. 冬季每周扩一次,每次扩群占原育雏面积的一半,28天扩完。

    2. 夏季每次扩群占原育雏面积一样大。

    3. 还应考虑足够的料位和水位保证鸡群的正常生长。

    通风不良后果:

    1. 氨气过重,可以使纤毛固定,失去功能,机体防御屏障降低呼吸道疾病多发;

    2. 灰尘大:粘住纤毛,无法摆动,造成呼吸道感染。

    3. 湿度大,球虫易发;

    4. 猝死症增多。

    氨气浓度大可用食醋熏形成氯酸铵或酸性消毒水消毒;

    冬季通风注意事项:

    ⑴.保温措施 加棉窗帘、管式通风或防寒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散失,节省煤火耗氧,减少通风压力,舍外扣防寒棚时,注意棚拱度稍大些,以便调整窗户通风。

    ⑵.冬季利用中午适当加大通风量

    ⑶.掌握对流通风要领.迎风微开,背风稍大;天窗与侧窗结合,不能单打天窗.

    ⑷.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.

    通风方式:管式、拱棚、迎口袋、二层塑料半吊

    鸡病都是养出来的,99%的养鸡人却不懂

    第一. 连续光照法:即白天用自然光照,夜间开灯照明。

    优点:是此法鸡群采食均匀,鸡群整齐度好,夜间开灯可防鼠害,不怕惊。

    缺点:耗电多,肉仔鸡易发生猝死,停电惊群。

    第二. 间歇式光照法:每天光照21-22小时,黑暗2-3小时特别是在晚上十二点左右效果最好(大脑分泌出黑脑素促进鸡生长)。

    特点:为了使雏鸡适应黑暗环境,以防止出现照明故障时造成鸡惊群。此法既可防止意外,又不影响生长。

    光照亮度:

    7天内 60W 7-25天 40W 25-出栏 25W-15W

    灯离铺面1米高 灯间距3米 同时依条件按铺安灯调节瓦数

    通风包括,挡板加管式通风 、1.5米管式通风 、拱棚式通风 、迎口袋通风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